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金融战的胜利,暂时稳住了李氏商行的阵脚,但根源问题并未解决。
李承昀与张云深的关系依旧是舆论的焦点,李敬尧的强硬态度也未松动,商行仍处在内忧外患的阴影之下。
李承昀深知,一味的防守和内部消耗绝非长久之计。
他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转移外界注意力、同时又能为商行带来巨大利益和新发展方向的机会,以此来破开眼前的僵局。
他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无线电产业和远洋贸易。
这两者都需要巨额资金和先进技术,风险极高,但一旦成功,回报也将是空前的,更能让李氏商行摆脱传统纺织、地产等业务的束缚,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赌注。”
李承昀在张云深的公寓里,对着铺满桌子的资料和规划图,目光灼灼,“父亲一向保守,未必会同意。
但如果我们能先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甚至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或许能说服他,也能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闭嘴。”
张云深仔细翻阅着李承昀精心准备的计划书,眼中流露出赞赏。
他的承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视野和魄力都远超同龄人。
“计划很周密。”
张云深放下文件,沉吟道,“无线电方面,我可以尝试联系几位在德国留学时结识的工程师,他们对最新的技术有所涉猎。
至于远洋贸易,关键在航线和稳定的货源。
我注意到,南洋的橡胶和锡矿,以及美洲的棉花,都是紧俏物资。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他的思路总是能精准地切中要害,并提供李承昀未曾想到的解决路径。
“德国工程师?你还在德国留过学?”
李承昀捕捉到他话中的信息,有些惊讶。
他发现自己对张云深的过去了解得还是太少了。
张云深微微一笑,避重就轻:“山中清修前,随师父游历过一些地方,结识了些朋友。”
他自然不能说出,有些知识和人脉,是前世作为张云深积累的,或是作为慧寂时,从那些前来求助的、形形色色的人口中得知的。
李承昀看出他不想多谈,也不再追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他更关注于眼前的计划:“好,那这两条线,我们就分头进行。
你负责联络技术和梳理南洋、美洲的贸易网络,我来筹措前期资金和应对董事会的那帮老古董。”
两人分工明确,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这一次,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危机,更是为了开创一个属于他们、也属于李氏的未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