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打通内外”
的工夫与“率性”
之境
banner"
>
以“小心”
(认知心)观世界,“全树全仁”
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能依此现象体悟到为人之本质,还须“公心”
。
程明道说“观鸡刍,此可观仁”
就是基于“公心”
的道德意境。
在自然界,存在“甲闭而生机不复”
之实情,在道德实践领域,亦有“虽性与圣人不殊,而终身不睹”
之众人。
若真能从“全树全仁”
中体悟出“内外合一”
、“万物一体”
的道理,还须有“尽心”
、“格物”
等工夫,方可达到“千枝万叶敷荣而出,复还旧观”
的境界。
方以智对“尽心”
与“格物”
的理解,可谓别具一格,他训“尽”
为“烬”
、“克”
,训“格”
为“至也,方也,正也,通也,感也”
。
对他而言,仁心是“自强不歇,於穆不已”
之体,是“生机”
,这种“生机”
能起德行创造之用。
于是,“从心率性”
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最高的精神境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