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丰富“人与人的直接交流”
banner"
>
顾
但是互联网给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首先,信息不等于知识。
互联网上的许多信息,如暴力、色情、欺骗等信息对青少年有害无益。
其次,许多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荒废学业。
曾有报道,有个别少年几天几夜玩游戏,结果猝死在网吧。
再次,就是像池田先生所说的,经常性的人机对话后,青少年反而不会与人对话。
互联网本来是一个开放世界,但是它把人封闭起来,使之脱离现实社会。
最后,就中国学生而言,整天使用电脑,连中国汉字都不会正常书写。
所以,我经常对教师讲,不要迷信技术,要科学地、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任何人机对话都代替不了人的情感的交流。
教师还是要以自己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互联网有利于国际交流,互通教育信息,互听各校开设的课程,互相讨论和研究问题,这些都有利于“世界公民”
的培养。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面对面地交流,这样才有感情上的交融。
池田先生提到老龄社会。
互联网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学习和交流。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
老年人最害怕寂寞,喜爱交流。
现在许多城市都设计了便于老年人休闲和交流的场所。
例如杭州西湖边上有许多茶室,许多老年人都结伴在那里喝茶、聊天,其乐融融。
也有些老年人利用互联网了解国际时事,查看新闻报道,和网友聊天。
但老年人不宜长期坐在电脑边,还是要多活动,才有利于健康。
我过去觉得年纪大了,新的技术很难掌握,后来因为要与住在国外的女儿通话,再加上电脑技术越来越人性化,所以开始学电脑,现在似乎已经离不开它。
用它写文章很方便,与朋友通信交流也很方便,用微博可以和许多网友,特别是青年人交流关于教育的看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