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性质和基本精神(第1页)

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性质和基本精神

banner"

>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的古代文化,即中国走上现代化以前的文化。

上一章已经提到,中国走向现代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的。

但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来的。

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

之前,中国现代文化尚未建立。

如果从文化的社会基础来说,则从辛亥革命胜利,封建王朝覆灭起,中国古代文化就失去了它的社会基础。

但是,作为思想观念层面的文化并不因社会制度的改变而立即消失。

更何况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反动势力总企图复辟,他们总是要利用旧文化中腐朽的东西来为他们服务。

所以有人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

同时,中国现代文化也是在继承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代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必定会得到继承和发展。

我们这里把中国传统文化限定为中国古代文化,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产生和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虽然不能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封建文化,但它毕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它与中国现代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产生和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但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蕴含着民族的精神,是创建现代新文化的基础。

今天我们要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重新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吸取它的精华。

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仔细地分析,区别凝聚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优秀精华和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落后糟粕,即毛泽东所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做这种工作,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特别重要。

正如第一章所说,教育对文化有着传播、选择、改造的功能。

教育工作者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给下一代,就要对传统文化有一番选择和改造。

区分优劣就是一种选择;把优秀的精神赋予时代的内容,发扬光大,就是创造。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和性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