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致敬东先生(第1页)

致敬东先生

banner"

>

敬东先生:

您好!

敢峰同志转来您的大作及信件,谢谢!

拜读了大作,虽然未能精读,但已深受启发。

“潜人才”

的提法给人才学提出了一个新概念。

对我来讲,耳目一新。

过去没有人研究人才学,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地上才出现了人才学的研究。

这是由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思想引发的,也是思想解放的产物。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人才学也是改革开放30年中伟大成果之一。

人才学应该是研究人才的发现、培养、发展、使用和管理的问题。

但过去人才学似乎只研究人才成长、使用和管理等问题,很少研究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问题,特别是对具体的各行各业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问题研究尤为薄弱。

我在1980年写过一篇文章——《人才学和教育学》,发表在《人民教育》同年第4期上。

我说,“人才学和教育学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它们研究的领域又有所不同。

它们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才学的出现,对教育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它必将促进教育学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早期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实际上是教育学的任务。

但学校毕业生能否成才,还受许多因素的制约。

教育学一般对出了校门的人都不管了。

当然,现在提倡大教育观、终身教育,教育学也管到人的一辈子了,但教育学不管使用人才、管理人才。

人才学的概念比教育学的概念要大得多,它应该涵盖教育学的内容。

人才学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就是教育学的任务。

当然,人才学研究的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往往是指已经从学校毕业的人才。

但是真正要培养人才,还应早期发现、早期培养。

您所提出的“潜人才”

的概念,也适用于教育学。

实际上,学生都是潜人才。

教育可以培养人才,也可以摧残人才,就如现在的应试教育,“奥数班”

,等等,实际上是在摧残人才。

因此人才学要关心教育问题。

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向您请教。

我在1979年和敢峰、王通讯等一起参加过人才学的讨论,也是人才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的常务理事。

但我对人才学确无研究,只研究教育学,所以和人才学界的朋友疏远了。

其实我们研究的教育问题也都是人才学的问题。

拜读大作,深有启发,向您学习。

专此,并颂

夏祺!

顾明远

2008年7月16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