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辽国手工业
banner"
>
契丹在奴隶制时期,手工业即是重要的生产部门。
汉人和渤海人地区的手工业也很发达。
辽朝各民族相互交流生产技术,手工业的许多部门出现具有特色的成就。
冶矿业
铁器是渔猎和作战所必需。
室韦、渤海的冶铁技术传入契丹,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生产出著名的镔铁。
金银矿的开采和金银器的制造,也是辽朝的主要成就。
用金银制作的各种马具、饮食用具、服饰和佛教器物,都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辽朝的马鞍,被宋人称为“天下第一”
。
制瓷业
汉族的制瓷技术传入契丹,辽朝瓷器生产颇为发达,质地、色彩和形制都具有特色,鸡冠壶、长颈瓶、袋形壶等是辽瓷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
辽瓷是辽代汉族、契丹族等各族人民,在唐、五代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近年来,各地陆续发现了大批辽墓和辽朝遗址,出土了大量辽瓷。
其分布地区遍及辽代的南京、上京、东京和现在的赤峰、建平、沈阳等地。
品种有白瓷、青瓷、三彩、细胎白黑瓷器、缸胎杂色大型瓷器和翠绿釉瓷等。
辽瓷的一大特点是适合契丹人鞍马毡帐的生活需要,鸡冠壶、鸡腿坛、长颈瓶是新式样的瓷器。
鸡冠壶是仿照契丹皮袋的形式,壶上有穿孔或环梁,便于骑马时携带。
这是辽瓷中最有代表性的特产。
辽瓷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仿照北宋定州窑烧造的,称为“仿定”
。
这些瓷器在造型上承袭了唐瓷的风格,在工艺上接近或达到了北宋定瓷的水平。
纺织业
辽时,纺织业得到发展,丝织业得到传播,设置有专门机构从事各种丝织品的生产。
印刷和造纸
辽代的印刷业和造纸业也得到了发展。
辽兴宗时雕印大藏经约近一千册,高丽僧人称赞它“纸薄字密”
“帙简部轻”
,说明辽朝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辽朝虽禁止火药制造技术出口,但至晚在辽道宗时,辽朝已掌握此项技术,在南京“日阅火炮”
,说明辽已能制造火药武器;此外,辽还在榷场私买硫磺、焰硝等火药原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