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5 自闭症发生的共病现象(第1页)

65.自闭症发生的“共病”

现象

banner"

>

现在我们聚焦到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的第五个部分,这一项也是诊断标准的最后一项。

E:上述紊乱用智力残疾(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性发育发展迟缓)无法更好地解释,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经常发生共病,要做出孤独症谱系障碍和智力残疾的共病诊断,社会沟通能力应该低于整体的发展预期水平。

这一项的描述,即是“共病”

的诊断标准。

意思是,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先用智力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估,如果“社会沟通能力”

这一项不符合智力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而不适用于智力发育障碍的诊断。

换一个角度解读就是,患有智力发育障碍症状不一定同时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往往兼有智力发育障碍的一些特征。

通俗地说,一个孩子表现出来的症状有的时候既像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又像智力发育障碍的症状,比如在“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缺陷”

这一项症状中,有的孩子会表现出异常的眼神接触和身体语言,或者难以理解的手势,当孩子出现这部分症状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这个孩子是不是可以诊断为智力发育障碍了。

如果不学习这一项诊断标准,有时我们就会听临床医生说,这个孩子既符合这个诊断又符合另外一个诊断,然后家长就会迷茫或者质疑,医生为什么会“模棱两可”

、“左右摇摆”

或者“拿不准”

,那么,通过这一条关于“共病”

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中经常发生共病,既符合这个诊断,又符合另一个诊断,都没有错。

但是我们要看精准度,如果按照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和智力发育障碍诊断标准一条一条来对照,比如,在第二项“狭隘和重复的行为中,当前和过往存在以下或者至少两项表现”

的诊断标准中,就要针对“至少两项”

的症状去核对,符合两项症状标准的,就可以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如果有多项的话,诊断就会更加聚焦。

但如果只有一项的话,就一定不能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或者,如果孩子只符合智力发育障碍的一项,也许也不能诊断为智力发育障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