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认识自我
banner"
>
有些父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怎么那么自私?总是把“我的”
“我想”
“我不要”
挂在嘴边,凡事只认自己那一套,对大人的感受根本不理会,也不懂得去理会。
其实,婴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
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就是从使用“我”
称呼自己开始的。
父母无需太担心,因为这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各种人际关系,孩子就会自然地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寻求别人的认同,变得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开始了解及尊重他人的感受。
在孩子刚刚开始有自我意识时,教他多说“我”
倒是可以加强他对自己的认同。
刚刚学习说话的阶段,孩子还不会正确使用“我”
,如果大人称他为“宝宝”
,他也自称“宝宝”
;会说自己的名字了,就用名字代替“我”
,比如“安安的车”
“妞妞要吃”
等。
熊壮壮那时候就是这样,玩具是“壮壮的”
,妈妈也是“壮壮的”
;什么事都“壮壮自己来!”
但是,孩子要经历一个对“你”
“我”
两个人称代词的认识阶段,经常搞不清。
我问两岁的熊壮壮:“你今天吃什么水果了?”
他会回答:“你吃的是香蕉。”
有时故意逗他:“你爱不爱我?”
他说:“你爱我!”
我再纠正:“应该是我爱你!”
“不是!
是你爱我!”
最后的结果通常是搞不清到底谁爱谁了。
每天从幼儿园回家正值交通高峰时段,他常看着能把人挤成“相片”
的公共汽车说:“我挤你,我挤我!”
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父母不必为他们满嘴的“胡言乱语”
着急,但确实需要帮助他们逐渐认清,因为从大人所看到的自己,和由自己的眼光看到的自己,其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教孩子称自己为“我”
,才能促进自立心的萌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