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分清主次,要有大局观
banner"
>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这句话有很多争议。
子夏有一天跟学生讲“大德不逾闲”
。
“闲”
就是栅栏,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的德行、节操一定要不逾越界限,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别成为一个残暴、邪恶的人。
“小德出入可也”
:在小问题上稍微有点出入是可以接受的,谁还能不犯错呢?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子夏的担心在哪里。
过犹不及是子夏的特点,子夏认为,小问题上出错是可以接受的。
为什么这句话有争议?有人觉得子夏这句话说得特别妙,认为子夏得到了孔子的真传,达到了“无可无不可”
的境界。
但是这句话也埋下了很多的隐患,比如有人在做坏事时会引用这句话进行自我辩解,觉得自己是“小德出入可也”
。
这句话也很容易引发歧义,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自己的修为应该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很有可能小错误越积越多,最后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