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久而敬之 相处之道是不因熟悉而怠慢(第1页)

久而敬之:相处之道,是不因熟悉而怠慢

banner"

>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这段话是孔子评论晏婴的。

晏婴是齐国的大夫。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晏平仲跟你相处了很长时间,你依然会尊敬他。

这代表的是晏婴与人交往的结果。

第二种解释:晏平仲善于与人交往,因为无论他跟别人相处多久,依然能够保持恭敬。

这代表的是晏婴与人交往的过程。

大家读我讲的《论语》,一定会出现大量的争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对于每一种解释,我们都能找到大量的古书和典籍作为支持,我们只需要选择自己愿意相信、对个人有用的就足够了。

对于孔子的这句话,我个人选择第二种解释。

孔子希望大家能够向晏平仲学习,如果是第一个解释,它更强调结果,而结果是没法学的。

比如,孔子说晏子这个人很了不起,别人都很尊敬他,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学他。

但是,我们可以学习晏子待人接物的过程,学习他与人相处时的恭敬态度,学习他的“久而敬之”

为什么这是需要学习的呢?

孔子说:“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和一个人离得太近了,他就不把你当回事,就开始不逊了。

越近的朋友越喜欢互相插科打诨,开玩笑的尺度越大,甚至随便讽刺对方,说放肆的话;离得太远了,又会产生抱怨,觉得对方不在意自己,这就是人与人交往中的难点。

孔子说,“久而敬之”

是交友之道。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即便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每次见面依然能保持足够的恭敬,依然尊重对方的人格,给对方足够的鼓励和肯定,而不会因为特别熟,就肆无忌惮地打趣、挖苦、揶揄。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东西。

一个人是否有修养,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有气质,就反映在这些细节之上。

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把“久而敬之”

当作一种过程,当作我们交友的一种方法。

我们跟别人在一起的时间无论多长,都应该保持恭敬的态度。

尊敬他人是一个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最终自然会产生互相尊敬的结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